1949年11月,重庆的冬天来得格外沉重,湿气与寒风交织,刺骨的冷气让人忍不住缩紧脖子。但即使是在这寒冷的时节,重庆的每个人的心中却都温暖而明亮——因为解放的曙光已悄然降临,胜利的号角即将吹响。战火即将远去,重庆即将告别动荡与战乱,迎来属于自己的新生。
这座山城,繁华的街道上,商铺重新开张,市场渐渐热闹,渐渐恢复了生机。即便是那些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商贩,也开始重新走上街头,传来了一阵阵清脆的叫卖声。每一声叫卖,都仿佛是一声安慰,唤醒了这座城市的黎明。王素珍,这个普通的小商贩,也和成千上万的重庆人一样,开始了她的日常。虽然解放的日子越来越近,但这座城市依然有着残余的动荡,时不时可以看到逃难的人群,还有一些国民党残余力量试图在街上掠杀与发泄。
然而,王素珍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惧怕。她清楚,剩下的这些残余力量,只是在苟延残喘,已不足为虑。她专注于自己的摊位,却不时瞥向橘子摊附近的一位小女孩。小女孩孤零零地蹲在路边,看起来既脆弱又无助,显然是迷失在了这片动荡的城市中。
展开剩余88%这不经意的一眼,竟成为了一个惊心动魄、感人至深的故事的开端。这位小女孩穿着单薄的衣服,头发凌乱,脸上布满尘土,眼神空洞地望着四周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,可能是她的父母。王素珍看着摊位,心里不免产生了担忧,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否安好。时光一分一秒过去了,但小女孩依旧没有任何动静。她的眼中没有期盼的光亮,只有深深的迷茫。王素珍忍不住走上前,决定问问她的情况。
“你怎么还不回家呢,自己在街上不安全,你爸妈呢?”她关切地询问。
小女孩怯生生地抬起头,眼泪迅速打湿了她的脸颊,声音微弱地说:“我找不到我妈妈了。”泪水瞬间决堤,滚落下来。
王素珍心疼地望着她,柔声说道:“那你家住在哪里?我带你回去找妈妈吧。”
“我家住白公馆。”小女孩轻声答道,声音中充满了无助和期盼。
“白公馆?”王素珍皱了皱眉,虽然她是从乡下来的,对这个地方并不熟悉,但听上去好像是某个富贵人家的府邸。她决定试试看,向周围的人打听一下。
然而,就在她准备行动的时候,周围的气氛却突然变得异常紧张。大家纷纷开始收拾东西,准备逃跑。王素珍感到一阵慌乱,急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,才知道有传言说,国民党在重庆各地埋下了炸药,准备摧毁整个城市。人们纷纷涌向附近的防空洞,试图躲避即将来临的危险。
王素珍没有时间犹豫,她拉着小女孩,和人群一起躲进了防空洞。外面的枪炮声久久没有停歇,直到天色渐渐平静下来,才终于恢复了宁静。人们才纷纷走出防空洞,看到重庆依然屹立在世间,解放的钟声已经敲响,那一天是11月30日,重庆宣告解放。
尽管解放了,王素珍依然坚持每天在摊位上卖橘子,同时陪着小女孩等待她的妈妈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依然没有消息,王素珍心中不免焦虑。终于,在一天的傍晚,她看到一则寻人启事。虽然她识字不多,但凭借周围人的帮助,她终于确定,寻人启事上提到的穿着红色裤子的小女孩正是眼前的这个孩子——她就是郭小波。
王素珍上前问道:“郭小波,是不是你的名字?”
小女孩点点头:“是我啊。”
王素珍的心里一阵激动,她立刻告诉小波:“好孩子,我带你去找你妈妈吧,她也一直在找你。”
于是,在王素珍的帮助下,郭小波终于和她的母亲团聚。而她才得知,原来郭小波的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共产党员。至于郭小波口中的“白公馆”,那并不是一个温暖的家,而是一个充满痛苦与噩梦的地方。
郭德贤,重庆云阳人,年少时受哥哥的影响,走上了革命道路。她经常听哥哥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激烈讨论革命,虽然年轻的她不明白革命的具体含义,但她知道,哥哥的目标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。当她真正理解革命的意义时,哥哥已经英勇牺牲,她亲眼目睹了哥哥在临终时依旧高喊“革命一定会胜利”的那一幕。
哥哥的牺牲激发了郭德贤继续走上革命道路的决心。她加入了抗日救亡的行列,四处宣传革命思想,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小共产党员。十五岁时,郭德贤已经被党组织任命为地下工作者,承担起了党与党之间联络、情报传递等危险的任务。她明知这份工作极为危险,却从未有过一丝畏惧。
在地下工作中,她结识了丈夫,结婚后,他们有了两个孩子——小波和小可。尽管身处危险之中,郭德贤依然坚定信念,认为她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让下一代过上更好的日子。
然而,随着1948年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抓捕愈发残酷,郭德贤的丈夫在一次接头中失踪。她心中一阵焦虑,意识到丈夫可能已经遭遇不测。更为严重的是,第二天,特委副书记马识途及一众地下党员将要到家中开会。郭德贤深知,如果没有及时把消息送出去,明天的会议将会是一场血腥的灾难。
她迅速销毁了家中的重要文件,并决定借装扮成家里的佣人丘嫂,趁机将消息送出去。成功与否,关系着所有人的生死,而郭德贤也明白,成败的关键就在此一举。
幸运的是,她成功地将消息送到马识途那里,但也因此暴露了自己的行踪。不久后,国民党赶到,将她与两个孩子逮捕,并关押在“白公馆”。
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从白公馆传开,被关押的共产党人、革命者们都欣喜若狂,虽然不能亲身参与全国的庆祝,他们的心中依然充满了胜利的喜悦。大家一同制作简陋的五星红旗,挂在墙上,尽管做工粗糙,但它象征着不屈的精神。
然而,蒋介石不甘心失败,决定在白公馆进行最后的屠杀。1949年11月27日,关押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的革命者们,被一一推上了刑场,鲜血洒满了这片土地。那一日,近三百名革命者英勇牺牲,只有34人幸免。
幸运的是,郭德贤和她的女儿郭小波在混乱中逃脱。尽管母女俩在逃跑过程中分散,但最终郭小波在王素珍的帮助下找到了母亲。在战火中逃出生天的郭德贤,永远无法忘记白公馆和渣滓洞的惨烈景象。每年的11月27日,她都会带着女儿去歌乐山烈士陵园扫墓,纪念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。
郭德贤不愿多讲那些痛苦的往事,因为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已经替后人承受了太多的痛苦。如今的和平年代,虽然歌乐山依旧青山如旧,但每一片绿草、每一朵鲜花,都凝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常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