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至信股份这家公司最近要上市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,背后牵扯出来的那些人和事,别说专业投资人要瞜一眼,吃瓜群众看了也觉得「蹊跷」。咱今天就拿着大白话来聊聊,到底咋回事,背后有啥讲究。
先说这家公司本身,做的其实很实在——主攻汽车零部件,还涉及相关模具的开发、加工和生产,说白了就是给吉利、比亚迪这些主流大车厂做配套,这块近些年都是资本市场盯紧的赛道。你要说炒概念,这公司可比不了什么新能源独角兽,算是正儿八经的实业派。
现在公司IPO募资规模定在13.29亿元,其中有3亿是用来补充流动资金。这个动作很正常,大部分实业公司上会都喜欢先补个流动资金,以后发展不至于现金链紧张。而且看了下财报,这家合并资产负债率在60%出头,逐年往下掉,算是负债里边自控比较好的,流动性压力也小。说白了,这一拨钱不是要救命,是想再往前发展。
背后的控制人是谁?——现在一查,就是陈志宇和敬兵夫妇。上市资料上女儿陈笑寒还是董秘,这就是个妥妥的家族企业。更妙的是,夫妇俩还条分缕析地控着一个深圳的老牌投资平台:正汇投资。细算下来,这正汇投资的股份,敬兵比她老公拿得还多(66.67%对33.33%),阿女陈笑寒当监事,家里人管得非常明白。
你以为这就完了?并没!追溯一下商业关系链,你会发现正汇投资又连着不少小公司。总有两个耳熟的名字反复出现在股权架构里——一个叫敬伟,一个叫敬宏,都是敬兵的亲哥哥。老姐弟三个人,敬家资本一下就明白了:是个有年代的商业家族,背后故事还不小。
名头大的得说说敬伟和敬宏,尤其那个敬宏,圈里流的八卦——他是当年327国债期货大战时期中经开的负责国债的核心人物。这位仁兄属于那种「低调且深藏功与名」的角色,外界知道的不多,但资本圈懂行的都知道,早年间的那出国债风云,最后不是被叫停了么?可说到底,多头这方以中经开为主,最后大捞了一笔,赢得是钵满盆满。你说敬宏动静大不大,实际影响力一点不比那些在媒体上面露脸的差。
再回头看敬伟,当过某些原本让人闻风丧胆的上市公司实控人(比如ST威达、深华新啥的),人家也不是空手起家,是拿着真金白银在市场里有字号的那种。比起现在新生代玩概念、玩涨停的,这帮老资本家族脚步扎实,理解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律。
说回正汇投资,那是敬家「生意的大本营」,从这里串联起来的这些公司,动作都不小。你看,敬伟女儿叫敬玥,香港那边上市的生物制品企业是她主推的主体,算是敬家第二代的旗手。敬宏方向主攻新能源和科技创业板,比如间接控制了海南昕宇航投资,对接上的是创业板的佳云科技。至于敬兵,她的精力和资源就主要聚在拿A股上市的至信股份,老公陈志宇打配合,一家人分工明确。
这些资本大佬的操作都很有套路——以家族为纽带,跨市场布局,产业协同,股权控制串成了一张京津沪深和港股四通八达的网络。这些年不声不响,敬家资本的底盘越来越厚实,豪门不混娱乐圈,跑到资本市场给你下一盘大棋。
而这家拟上市的至信股份,那速度还真是赶着这几年好行情来的。连招股书都写的明明白白:控制人就是陈志宇夫妇,女儿坐镇董秘,主业踏实有肉吃,不挂羊头卖狗肉。至于说大的客户基本都是国内主流汽车巨头,这证明公司没有太大政策风险,也不走海外风险路子。
当然,咱也不能光看热闹。有几个现实问题也不能忽视。第一,公司负债虽低但应收账款集中,有降价压力。汽车行业现在大家都在卷,车企每年要你降价,零部件企业就只能咬着牙做大单拼量,高毛利时代早就过去了,经常账期长,应收款大,这对现金流肯定是压力。第二,女儿挂董秘,但实际控制人还是爸妈,严格意义上属于「三角持股」家族格局。小公司如此,大公司也是,没啥新鲜的,但A股市场对家族持股的信任感就是比独立职业经理人高。资本市场嘛,就是信家底厚实的,这帮人里谁不是闷声发大财呢?
说到这轮募资13.29亿,里面有3亿直接补流,剩下的用于扩大生产。公司账上的资产负债率年年降,说明这些年生意确实稳步扩张,不是靠空套现;而且深圳正汇投资公司那头100%归敬家分,资金周转灵活,调配效率高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一次一上市人尽皆知,要再低调恐怕不行了,敬家资本得做好面对舆论和监管的准备。以前业务独立、信息披露稀松,这回舞台大了,灯光下啥事都藏不住了。
市场有声音也会关注327国债大战那段历史。其实就像老资本派都明白的,时代变了,监管越来越严,内幕消息和投机势力没法再像20年前那样横行,又恰好赶上中国汽车工业波澜壮阔大发展,零部件供应链很难一家独大,每年都拼降价和创新。不少新玩家头破血流杀进来,最后还是活下来的老家族最稳妥。
总的看,至信股份这次IPO咱不怕它有猫腻,怕就怕假手于人最终被外人割韭菜。不过就目前公开资料看,这家公司的根子深、主业实、底蕴厚,家底是够厚的。唯一的「担心」可能就是未来负债能不能始终控制住,汽车行业供需过剩压力下,会不会让公司应收款越来越大,坏账风险提升,这个要警惕。
当然,家族式企业的优点和隐患都摆在那。好处是凝聚力强、决策快、不大可能频繁翻脸乱搞。缺点是「公司就是家里」思维強,容易错过一波大机会。但资本市场眼下喜欢老钱持股,至少说明后门不多、骗钱的动力小,长远看其实更稳定。
至于敬家的「资本图谱」,一句话总结——老江湖布阵,跨区域跨行业上下左右呼应,纵深很广,彼此之间角力和协作全透明。时代环境变了,不再以谜一样的势力藏在阴影里,而是要堂堂正正地接受市场考验。至信股份这波如果上市顺利,也算是中国本土老派资本家族转型大舞台上的一次公开亮相。
所以,这件事里最值得琢磨的不是谁是实控人、谁又坐庄、谁又参与过什么国债风波,而是时代发展让财富家族必须跳出舒适圈、直面监管、开放业务。拼的最后还是谁的家底厚、谁能持续稳健经营、谁能把“内卷”变成“内生增长”。接下来怎么走,市场自有公论,咱就看着吧,边看边琢磨,兴许还能学点大资本的真本事。
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、有益、向上的新闻内容,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妥善解决。
股票配资常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